更多 > 景区

文游台为何能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前来?

黄平 出处:《点击高邮》
苏东坡当年过高邮时,与秦观、孙觉、王巩会集文游台,饮酒论文,一下子让这里有了名气。

门厅

佚名 出处:《文游台导游词》
文游台景区的门厅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是由清朝末年康有为唯一的一位女弟子,当代的著名书法家萧娴所题写的“淮堧名胜”四个字,意指此处是位于淮河旁边的一处名胜古迹。

盍簪堂

佚名 出处:《文游台导游词》、梧桐子
盍簪堂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其梁上的横匾“盍簪堂”三字为当代著名书法大师沙孟海所书。

主体楼

佚名 出处:《文游台导游词》
主体楼横匾上书“文游台”三个字,是由当代文学家田原所书,左边落款“饭牛”是先生的自称,他家境贫寒,自小放牛,治学治艺,为人处事都突显一股“牛劲”,以“饭牛”为别名,是他的自我写照。

端庄秀丽净土塔

黄平 出处:《点击高邮》
净土寺塔因为建在高邮城东南郊,故又称为东塔。净土寺塔和镇国寺塔一样,也是先有寺后有塔,塔因寺而名。

泰山庙

佚名 出处:《文游台导游词》
泰山庙在建立之初叫做“东岳行宫”,原占地百余庙,当时的建筑规划是按“船”形构思的,意思是:“普渡众生”。
更多 > 人物

张土诚刀砍铁头将(上)

《高邮市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 出处:《高邮市资料汇编》(上卷)
元朝末年,张士诚造反拿下了高邮,一时之间威名大震,吓得驻守在高邮的官军连夜逃走,不见了踪影,不敢和张士诚交战。

张士诚刀砍铁头将(下)

《高邮市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 出处:《高邮市资料汇编》(上卷)
淮南总兵本来对铁头将的狂劲来气呢!你铁头将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次倒来求援了!

位列扬州四贤祠的清代隶书大家——伊秉绶

曾学文 出处:《扬州历史名人》
清乾隆时,扬州士民为怀念先贤,在瘦西湖内立三贤祠,祀奉扬州历史上著名的文章太守欧阳修、苏轼、王士禛等三位先贤。

革命战士朱德兰的红色记忆

杨晓莉 出处:《红色记忆》
1928年,朱德兰出生在南通海安一户普通老百姓家,因为家中意外失火,她只得随母亲住在泰兴的外婆家。

解益和:战场上的“解大胆”

杨晓莉 出处:《红色记忆》
解益和的战斗生涯颇有传奇色彩,他出生在江苏泗阳,出生后不久,父亲去世,母亲也带着哥哥改嫁了,因此解益和从小寄养在伯父家。

李林:勋章是我一生的最高荣耀

杨晓莉 出处:《红色记忆》
抗战经历的老兵李林出生于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从12岁起就一直在金湖地主家放牛,做苦力。
更多 > 红色

中国抗日最后一战——高邮战役

高邮市新闻信息中心编 出处:《红色记忆》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国民党蒋介石,此时却想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

农民寻找新四军多年,想表达感谢之情

高邮市新闻信息中心编 出处:《红色记忆》
1945年12月中旬,新四军和地方部队,在粟裕和陶勇的指挥下,消灭了高邮城外围的大部分鬼子和伪军,少数鬼子和伪军逃入城中,龟缩在孤城内。

高邮战役:城外战斗

佚名 出处:《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讲解词》
1945年12月19日,我军按照作战方案悄悄进入高邮战役的阵地。

高邮战役:受降仪式

佚名 出处:《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讲解词》,凤凰网
1945年12月19日晚7时整,新四军参战各团对高邮外围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截至21日,3个主力团已兵临高邮城下,所有敌人全被团团包围了。

高邮战役:制胜法宝

佚名 出处:《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讲解词》
为了保证打胜高邮战役,华中各级党政组织曾响亮地提出:“部队要什么给什么,一切为了战役的胜利!”

高邮战役前的国内形势

佚名 出处:《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讲解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下诏,宣布投降,8月21日在湖南省芷江县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与中国陆军领导人恰降,并在备忘录上签字;
更多 > 传说

耿庙神灯

黄平 出处:《点击高邮》
“耿庙神灯”是高邮八景之一。说的是一个传奇故事和传奇人物。

邵伯镇送驾桥的传说

《高邮市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 出处:《高邮市资料汇编》(上卷)
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时,刚过了邵伯镇不久,就遇到一座桥,等御前卫士走上桥,桥身就摇晃起来,实在不能行走,于是,乾隆皇帝命人查看才得知缘由,原来是桥桩被人锯断了三根,这分明是有人蓄意破坏。

苏小妹三考秦少游

《高邮市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 出处:《高邮市资料汇编》(上卷)
传说,苏东坡有个妹妹叫苏小妹,才华横溢,博古通今,声震京城。宰相王安石希望自己的儿子娶她当老婆,便派家里的仆人前去打探。

王西楼的两幅画,让贪心的财主丧了命

《高邮市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 出处:《高邮市资料汇编》(上卷)
财主家的牧童在河畔放牛时,遇到来扬州游玩的王西楼讨水喝,好心的牧童端给王西楼一碗豆壳子香茶,王西楼为报答给了牧童一幅可预知天气的画,牧童得了画,回去将画藏在睡席的下面。

王西楼虚心得神笔

《高邮市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 出处:《高邮市资料汇编》(上卷)
王西楼是明朝有名的画家,高邮人士。他的画为什么画得这么好?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为助力父亲范公修坝治水,女儿不惜牺牲了自己

《高邮市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 出处:《高邮市资料汇编》(上卷)
宋朝时期,陈州发生了一次地震。那时候老百姓都这样认为:石狮子眼睛红了就是要地塌。